2013年9月8日 星期日

覆瓦狀莎草


覆瓦狀莎草       (莎草科) ( 莎草屬)



覆瓦狀莎草小穗緊密排列如互相重疊如覆蓋的瓦片般而得名

覆瓦狀莎草是濕地維護管理的指標性物種,地下莖粗,因此可耐暴雨,

種子多,常吸引水禽前來覓食與作巢,莖部呈三角形,能耐風吹水淹。

覆瓦狀莎草的花穗










植株型態













覆瓦狀莎草       

學名:Cyperus imbricatus Retz. subsp. imbricatus Hayata

科名:莎草科 (Cyperaceae) 莎草屬(Cyperus).

原產地:亞熱帶及熱帶都有分佈。

分佈:分佈於池沼濕地、溝渠與河岸,鄉境內普遍可見。

特性:多年生莎草科挺水植物,因為開花時小穗軸上密生小穗,

形成像瓦片狀重複的疊蓋形狀,此即為「覆瓦狀莎草」,

全台平地至低山帶的稻田濕處、池埤、溪流旁等地,都可以見到其蹤跡。

 覆瓦狀莎草的花序較小,小穗長3至6公釐。

它另一種叫「士林莎草」

(Cyperus imbricatus Retz.subsp. elongatus (Bockeler) T. Koyama)

 的相近亞種,花序則較大,含有較多的小穗,小穗長可達8至12公釐。

覆瓦狀莎草的根莖短,木質;稈獨立或數枝叢生,高約70至120公分,

橫截面略呈三角形。葉寬線形、基生,寬約5至15公釐,長約20至40公分。

葉狀總苞有3至6片;小穗披針形到長橢圓形,橫截面橢圓形;鱗片長1.5公釐;

花柱宿存,與瘦果等長或長於瘦果,瘦果為倒卵形到橢圓形,具透明薄翅。

剛抽出花穗時,小穗細瘦;待花序成熟結瘦果時,整個小穗便會變得圓胖,

增加辨識的困難度。




單元39 覆瓦狀莎草 - 台南縣本土教學資源網



覆瓦狀莎草- 台灣大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Taiwan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