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1月11日 星期日

五指山(車坪寮)的(蟬科Cicadidae)


五指山(車坪寮)的(蟬科Cicadidae) 


五指山(車坪寮)的蟬科為數不少,整個夏季熱鬧盛況

已經過去,先將棲息林間的部分整理出來。


台灣騷蟬






首先第一名是台灣騷蟬,在山上有好多

台灣騷蟬在車坪寮這裡我們都稱為(竹共阿蟬(台語發音)

吵死人的陽明山暮蟬今年沒拍到~遺憾!

但台灣騷蟬的噪音也不遑多讓。


草蟬




多雨的山上草蟬不會躲避,只會靜靜地忍受。

雨珠沾濕了草蟬的眼,羽翅感覺好淒美!

從小與草蟬接觸的機會最多,我已經練就了一聽到聲音

絕對能找到牠並捕獲到到牠,當然現在沒必要抓牠

是要好好拍牠~!


紅腳黑翅蟬


以前好多現在都找不到了,只能遠遠的拍到一張


寒蟬








最後拍到牠,不知道是時候到了?還是受傷了?

在柏油路上,毫無一絲浪漫的相遇!

在路面上不斷翻滾,小的我趁此機會好好拍拍拍!

最後只能帶到路旁,心中暗暗祈禱,願牠不受太多苦,

生命只能有一季精彩的寒蟬走好~~~


受難的薄翅蟬小姐



境遇最差的是牠被人面蜘蛛捕獲了,不是不救!

而是發現時已晚!只能說~生命中總難免遇到避免不了的遺憾!




附註;雨玹蟬科較不精專,如有失誤,希望有好心人告知~







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

大苞水竹葉


大苞水竹葉        (鴨跖草科) (水竹葉屬)


前年冬至在住家附近,發現了一叢一種未見過的

鴨跖草科,經查詢得知它是大苞水竹葉。



原產於泰國、中南半島以及中國大陸等地,因藥用

而引入台灣,目前已經歸化,從不少網路前輩

部落格中發現陽明山這附近已有大苞水竹葉蹤跡。

於是開始在五指山與萬里周遭紀錄,

竟發現它們的數量還不少咧!

五指山上的大苞水竹葉











春天在萬里發現了小小的幼苗







大苞水竹葉

學名:Murdannia bracteata (C. B. Clarke) J. K. Morton ex Hong

Murdannia bracteata (C. B. Clarke) O. Kuntze ex J. K. Morton

科名:鴨跖草科(Commelinaceae)水竹葉屬(Murdannia)

別名:肝炎草、肺炎草(台灣),圍夾草,癌草,

青竹殼菜,青鴨跖草。

原產地:中國廣東(羅浮山、南海、茂名)、海南(萬甯、樂東、崖縣

、昌城)、廣西(容縣、梧州、賀縣、平果、金秀、藤縣、武鳴、東興、

東蘭、邕甯、平南、龍州)和雲南南部(西雙版納、綠春)、中南半島和台灣。

生於山谷水邊或溪邊沙地上。

分布:分佈於海拔 1,000 公尺以下的山谷水邊或溪邊沙地上。

幾乎都是栽培在庭院菜園。

觀賞用:適合庭植、盆栽、地被。

特性:多年生草本(有的標本上可見到橫走根狀莖)。

根鬚狀而極多,直徑 0.05~0.1 公分,相當密地被長絨毛。

主莖不育,極短,可育莖通常2支,由主莖下部葉叢中發出,

長而匍匐,頂端上升,節上生根,長 20~60 公分,全面被細柔毛

或僅一側被毛,節間長達 10 公分。葉在主莖上的密集成蓮座狀,

劍形,長 20~30 公分,寬 1.2~1.8 公分,下部邊緣有細長睫毛,

上面無毛,下面有短毛或無毛;可育莖上的葉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,

長 3~12 公分,寬 1~1.5 公分,兩面無毛或背面有糙毛,葉鞘全面

被細長柔毛或僅沿口部一側有剛毛。蠍尾狀聚繖花序通常 2~3 個,

少單個;總苞片葉狀,但較小;聚繖花序因花極為密集而呈頭狀,

具 2~3 公分長的總梗;苞片圓形,長 0.5~0.7 公分,早落;花梗極短,

果期伸長,長 0.2~0.3 公分,強烈彎曲;萼片草質,卵狀橢圓形,

淺舟狀,長約 0.4 公分;花瓣淡藍色;雄蕊3枚,退化雄蕊3枚,

花絲被毛;子房橢圓形,花柱與子房幾等長。蒴果寬橢圓狀三稜形

,長 0.4 公分;每室有種子 2 顆,種子黃棕色,具由胚蓋發出

的輻射條紋,並有白色細網紋,無孔。花果期 5~11 月。本種在體態、

花序及種子等特徵上很像 牛軛草(Murdannia loriformis),但本種葉

明顯寬大,主莖上的葉一般長在 20 公分以上,寬過 1.2 公分;

可育莖上的葉也寬在 1 公分以上;聚繖花序上花更密集,成頭狀或

成密穗狀;苞片明顯地大;花梗短而明顯彎曲。


資料來源

 ↓↓↓
 

大苞水竹葉

 
 
 
 
 

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

漆姑草(瓜槌草)


漆姑草(瓜槌草)     (石竹科)(瓜槌屬)


非常嬌小的漆姑草(瓜槌草)它喜歡生長在陰濕的環境


在苔蘚植物襯托下更顯出獨特的纖弱油綠深深吸引我

只可惜風大它的小花我怎麼都拍不好!哭~~~


哦~我在一個日本網站看到好完整的紀錄耶

花果都拍得很清楚,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共享!


植株型態








漆姑草(瓜槌草)

英文名稱:Pearlwort

日文名稱:ツメクサ(爪草)

學名:Sagina japonica (Sw. ex Steud) Ohwi, 1937

科名:石竹科 (Caryophyllaceae) 瓜槌屬(Sagina)

原產地:中國大陸中南部,印度,朝鮮,日本。

分布:台灣全境山野陰濕地路旁或山地村落附近,垣街,花盆中自生。

宜蘭、台北、南投,低至高海拔山區、草坪及荒野濕地。

特性: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通常叢生,5-20厘米高; 莖細長,

匍匐在基部,分枝向上,上面有毛腺; 枝寬開展或幾乎直立。

葉線形,7-18毫米長,0.8-1.5毫米寬,先端銳尖,短尖,

合生管在基部,兩面無毛花單生,小,白色或綠白色,頂生或腋生; 

花梗細長,腺毛,長1-2厘米; 萼片5大部分,有時3,4或6,

寬橢圓形或卵形,2-2.5毫米,鈍,具有突出的中脈和2個不起眼的

橫向神經,腺毛; 花瓣5或很少缺席,卵形或橢圓形,1-1.5毫米長,

圓形的在先端,全緣,無毛; 雄蕊5或10,花絲細長,1-1.5毫米,無毛。


膠囊球形,長2-3毫米,5瓣裂; 種子寬卵形,0.3-0.5毫米長,

通常echinate-乳突,黑褐色。


資料來源

 ↓↓↓

ツメクサ - 松江の花図鑑

Sagina japonica (Sw. ex Steud) Ohwi, 1937 瓜槌草| 台灣 



Sagina japonica (Sw. ex Steud) Ohwi, 1937 瓜槌草| 台灣 ...






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