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豆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豆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黃野百合


黃野百合      (豆科) (野百合屬)


黃野百合是3年前曾紀錄過的植物之一,但因不熟悉部落格搬家的程序,

竟消失了圖檔!?無可奈何之下只好重新尋找再次把它加入我這個(窩)格裡。


黃野百合花,黃色,旗瓣上有紫紅色條紋




莢果橢圓形筒狀







葉~互生三出複葉





植株型態









黃野百合

學名:Crotalaria pallida

英文名稱:Streaked rattlepod

日文名稱:クロタラリア・パリダ

別名: 白馬屎、戇戇草、豬屎青、野黃豆、豬屎豆

 科名:豆科(Fabaceae) 野百合屬(Crotalaria)

原產地:台灣,馬來西亞,印度,東非

分布:平地至低海拔山區之乾燥、貧瘠的土地或河邊沙地。

特徵:一年生的草本或小灌木,高約50~100公分,莖強韌,莖、枝具密貼短柔毛;

葉互生,為三出複葉,頂小葉最大,兩側小葉較小,頂端鈍或微缺,小葉倒卵形、

長圓形、或窄橢圓形,全緣,具長柄,約3~5公分長;花朵頂生,總狀花序,由20~50

朵花組成,為雌雄同株,花序長20~40公分;每朵花約4公分長,黃色,旗瓣上有

紫紅色條紋,小花具有短梗,花萼4~7公厘長,有毛;花冠長橢圓形,蠂形花,

雄蕊多數,花絲基部癒合成單體雄蕊;莢果橢圓形筒狀,在花軸上反折,幼時被毛

熟時下垂,開裂後扭曲;成串生於植株頂端,長約4公分,成熟時由綠變褐色,

每個莢果有20~40顆種子,細小;花、期果6~10月。在台灣及大陸各地低海拔

山野、路旁、荒地、乾燥河床等向陽處常見分布,是良好的綠肥或堆肥原料


資料來源

 ↓↓↓

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

葛藤(山葛)


葛藤(山葛)      (豆科) (葛藤屬)


11月中旬終於尋獲了山葛(因花開才能順利找到它),找尋植物除了靠運氣 !

最怕的就是遇到花不開果不結,常常錯失而不知(我就是...!)

査了資料發現葛藤屬原來除了山葛還有大葛藤,假菜豆(熱帶葛藤),爪哇葛藤 

其他成員,(呵)看來蒐集齊全於我而言有得等了(隨遇吧!幾年下來也能平常心了)

這片山葛就掛在路旁,有花卻遍尋不到果!???

















葉子被蟲蟲啃得很藝術(還是挑完整的拍攝~^^!)





花間生態有波紋小灰蝶


寬腹螳螂


毛毛蟲(某種蛾!?)


葛藤(山葛)

英文名稱:Kudzu,Kudzu-bean,Lobed Kudzuvine

日文名稱:クズ(葛) 

學名:Pueraria lobata (Willd.) Ohwi

Pueraria lobata (Willd.) Ohwi ssp. thomonii (Benth.) Ohasi & Tateishi

Dolichos lobatus Willd.  

科名:豆科(Fabaceae) 葛藤屬(Pueraria)

別名:葛(神農本草經),野葛(本草綱目),葛藤,乾葛、甘葛、葛麻藤、

雞齊、鹿藿、黃巾、黃葛藤、甘葛、粉葛、割藤、台灣葛藤、山葛根、

野葛、Kausu(泰雅)、Abauzyan(排灣)

原產地:韓國、日本、中國大陸及台灣。

分布:台灣全境平地原野或低海拔山地,最高可達 1,500 公尺,開闊地或多陽光的地方。

桃園之楊梅,苗栗之銅鑼、西湖,臺中之后里,南投之竹山,嘉義之竹崎,

屏東及花蓮等地有栽培。

特徵:多年生落葉性纏繞性藤本,塊根肥大,全株被褐色或赤褐色毛,長達 10 公尺以上。

葉互生,三出複葉,總葉柄甚長,基部具小托葉 2 枚,頂生小葉柄較兩側小葉柄長,

葉片菱狀卵形,長 10~20公分,寬 10~18 公分,基部圓形,先端急尖,常鈍狀波緣裂或

全緣,側生小葉較小,偏橢圓形或偏菱狀橢圓形,外側淺裂或 2~3 波狀淺裂,葉片兩面

皆被白色伏生短柔毛。。花期夏至秋季,排列成複總狀花序,花紫紅色,苞片較小苞片

為長,翼瓣短於龍骨瓣。莢果線形、扁平,長 6~9 公分,寬 0.7~1 公分,密被黑褐色

毛茸;種子卵圓形而扁,赤褐色,有光澤。但是攀緣蔓延迅速也常成為

幼小林木的殺手。


資料來源

 ↓↓↓


葛藤













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蠶豆


蠶豆        (豆科) (蠶豆屬)


知道它是誰嗎? 哈阿~~正是蠶豆是也!

初拍它時因為不知它是蠶豆而上網Goog[e了它(靠斷定它為豆科去搜尋)

等答案出爐的時候我止不住發笑!這笑點來自~想起老人家總是罵沒見識的小孩子,

吃了一輩子的豬肉,卻沒看過豬走路!!! ^^! 那容我小自卑一下!

我還當真是吃了一輩子的蠶豆卻不識得蠶豆的長相啊!真心想笑!

雖然我還沒無知到西瓜是長在樹上的程度,但這蠶豆還真撂倒了我~~~~

這些照片是今年3月31日於日本千葉拍攝地,當時是盛花期,原想能做個完整的紀錄!

無奈日本創業夢碎~紀錄也跟著腰斬,只好呈上蠶豆花,聊表心意囉~~~

蠶豆花^^







實在很不甘心~借了日本 ソラマメ - Wikipedia果實一張


植株型態







蠶豆

英文名稱:Broad Bean,Faba Bean,Horse Bean

日文名稱:ソラマメ

學名Vicia faba Linn.   Faba vulgaris Moench

科名豆科(Leguminosae)蠶豆屬(Vicia)

別名蠶豆(食物本草),南豆、胡豆(本草綱目),豎豆、佛豆(廣群芳譜)

田豆、馬齒豆、川豆、倭豆、羅漢豆


原產地:亞洲西南部、非洲北部、地中海東岸到裡海一帶之間,張騫通西域時傳入中國,

稱為「胡豆」,因豆莢形似老蠶,故名蠶豆。中國大陸栽培以四川省最多,其次為雲南、

湖南、湖北、江蘇、浙江、青海等省。

分佈:1990年前雲林北港產量最多,近年被澳洲蠶豆取代,

台灣各地在每年 10 月後有零星種植。

特性株高 30~180 公分。子葉不出土。主根系發達。莖四棱、中空,四角上的

維管束較大,有利於直立生長。有效分枝自子葉葉腋和基葉葉腋中抽出,基葉以上

極少分枝。羽狀複葉,頂端小葉退化呈刺狀,無捲鬚。托葉上有蜜腺,呈紫斑點。

總狀花序,每花梗一般著花 2~6 朵,花蝶形,淡紫紅色、紫白色或白色,翼瓣基部有

一紫黑斑;二體雄蕊(9+1);柱頭密生茸毛,有利於接受花粉。自下而上開花。每莢

 2~8 粒種子,莢果外被細茸毛,果壁內層有海綿狀茸毛。成熟過程中,莢殼因所含

酪氨酸由氧化酶氧化,先轉變為多巴(3﹐4-二羥苯丙氨酸),而後成為黑色素,

使豆莢變黑。種子扁平,略呈矩圓形,亦有近於球形;種皮顏色乳白、黃、褐

和青色;臍色有黑色與無色兩種。大粒、中粒、小粒3個變種的區別主要在種子的大小。



資料來源~~~~


蠶豆



ソラマメ - Wikipedia











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