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昆蟲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昆蟲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

六條瓢蟲


六條瓢蟲     (鞘翅目) (瓢蟲科)


 一叢茴香(茴香的花原來還不俗呢!)忍不住拍它幾張.




然而也因此發現了這裡春光無限,六條瓢蟲

(不是有六隻瓢蟲哦!)是它的名稱就叫六條瓢蟲!


六條瓢蟲正在舉行婚禮。


資料上記載雌雄大小不同,雌性的體型較大些,是肉食性的.

以蚜蟲為食,根據陶家駒先生所著台灣省蚜蟲誌記載,

此瓢蟲可捕食51種蚜蟲之多。


呵呵~~~好熱鬧,食蟲虻也是來參加婚禮嗎?


很幸運地也拍到六條瓢蟲的寶寶.


慘遭毒手的是誰家小孩?兇手躲在花後面看不清楚是誰!


上回好友反映想抓幾隻肉食性瓢蟲放在菜園當衛兵.

~~~好心動!!!我家菜園正為蚜蟲氾濫好苦惱!

六條瓢蟲牠可是防治蚜蟲的有名益蟲哦。

 



六條瓢蟲

別稱:六斑月瓢蟲

學名Menochilus sexmaculatus

科名:鞘翅目( Coleoptera)瓢蟲科(Coccinellidae)

形態特徵:六條瓢蟲外觀變異極大,翅鞘是深紅色的底色,

標準型其呈紅色的體背上具有三對大小不一、

彎曲的黑色橫斑紋,這些橫向的斑紋並不完全連接,

六條瓢蟲的直徑大約在零點五公分左右。

 生態習性:六條瓢蟲是肉食性的昆蟲,常以蚜蟲為食物,

而蚜蟲因可行孤雌生殖(無性生殖的一種),

常會在各種農作物上大量出現,每一葉片上就有上百隻,

令農夫大感頭痛。以瓢蟲來抑制蚜蟲群是十分有效的方法,

且無農藥殘留的副作用,這就是著名的「生物防治法」。

六條瓢蟲是防治蚜蟲的有名益蟲





資料來源~~~






六條瓢蟲Cheilomenes sexmaculata










2014年6月7日 星期六

十斑大瓢蟲


十斑大瓢蟲     (鞘翅目) (瓢蟲科\瓢蟲亞科)



許久沒拍昆蟲了.一來相機不給力.十張拍出總有八張不如意.

想補拍~蟲蟲都不知飛到哪裡去納涼了!

二來拍昆蟲需要很大的耐力與體力.要追著跑.

還要耐心等待牠們肯擺個好姿勢來讓你拍.

(那還得心中暗暗祈禱奇蹟肯出現啊!)

所以阿~~~還是拍植物較好.只要不被人為剷除.

拍不好隨時可以再去補拍.

可以隨心地等它花開花謝直到果實累累!

所以說當然植物比較好掌握?

會再次破例拍這隻十斑大瓢蟲.說來也不可思議!

有天無意發現牠.~真艷麗!而且是我見過體型大的瓢蟲.好心動!

無奈當天採筍體力耗盡.加上天色已黑大夥要下山不等人.

只好作罷.再次回山上已經一週後.

拿起相機匆匆往菜園跑.心想還在嗎?會在嗎?

沒想到~~~還在耶!?而且還停留在同一個地點!


這種機會可是天賜!感動阿~~~!!!

而且我還發現這傢伙.的性情遲緩.

我甚至可以放心的把牠抓到平坦地面來拍攝.

牠先是把頭縮進去.圓滾滾的像個鋼盔.


然後慢慢地伸出一隻觸鬚.


接著兩邊都伸出來.


十斑大瓢蟲,腹面橙黃色,各腳節粗大.


碰觸牠分泌出黃色液體


馬上螞蟻就來安撫牠了


 牠是分布於低海拔山區.數量不多的稀有物種耶!


是肉食性瓢蟲.以獵捕竹葉扁蚜為食.牠定居這個點.

旁邊剛好是綠竹林.菜園到處都有蚜蟲

(因為我們是採取無農藥方式栽種)



查詢牠只打大瓢蟲三個字就馬上找到牠的名稱.

因為是臺灣大型的瓢蟲之一。





十斑大瓢蟲Megalocaria dilatata (Fabricius, 1775)


↑↑↑

這是六足王國網址內有幼蟲等完整圖片.



十斑大瓢蟲

學名Megalocaria dilatata (Fabricius, 1775)

科名:瓢蟲科(Coccinellidae) 瓢蟲亞科(Coccinellinae)

形態特徵:體長11.2mm,體色橙紅色,外觀及斑型近似

小十三星瓢蟲,但本種體型較大,左右各具5個斑點,

頭部的2枚斑點分離,小十三星瓢蟲左右各有6枚斑點,

兩翅端部間有 一枚黑斑,頭部的2枚斑點極靠近或相連。

本屬一種,體型跟大十三星瓢蟲一樣,是台灣最大的瓢蟲之一,

分布於低海拔山區。幼蟲頭部黃色,扁平,腹部有2條黃色橫帶,

以獵捕竹葉扁蚜為食,成蟲也常出現於竹林,肉食性,不普遍。

遇到騷擾或天敵,會從胸節或腿節分泌出黃色液體驅敵。





資料來源~~~嘎嘎昆蟲網


十斑大瓢蟲Megalocaria dilatata









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

蕈蚋~土壤殺手(不喜蟲者勿入)


蕈蚋     (雙翅目) (蕈蚋科)


小菜園的地瓜葉上常見到這種像蚊子又比蚊子大,本以為是葉蜂,

找半天未發現有相像的幼蟲。還好!也不是葉蜂,如果是葉蜂恐怕這菜園要報廢了。

(葉蜂啃食植物是很恐怖的).

可是查出牠的學名後.我的心也涼了一截.因為牠是惡名昭彰的蕈蚋(ㄒㄩㄣˋ ㄖㄨㄟˋ)


蕈蚋Mycetophilidae  (待分類)




蕈蚋gaga.biodiv.tw/9506/128.htm



蕈蚋的幼蟲會在土壤表層最多,向一公分以下的深處漸減少。幼蟲在土中不斷蠕動

鑽行,扦插苗的根部如罹病腐爛,則幼蟲也會鑽入根部,因而更加速腐爛速度。


靠藥劑而欲達到徹底的防治相當困難,空氣中噴施殺蟲藥劑僅能消滅成蟲於一時,

土壤中的幼蟲很難根絕,新的成蟲仍然不斷羽化而出,繼續產卵繁殖。






盆缽表面撒用土壤殺蟲粒劑,可以消除部份幼蟲,但一定要撒放均勻,

且藥劑過量容易引致幼苗的藥害。


蠅蚋-黑翅蕈蚋 - www.coir.url.tw/news_info.php?news_id=20090303001


果然挖開土壤(我不使用肥料.一向使用堆肥)一看.我的天啊.

真有這一條條噁心的要死的幼蟲.爬行速度很快身上有像蛞蝓般的黏液.


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.最近老是下雨.心想火大了.等天晴後.全部值栽都剷除.

乾脆灑鹽曝曬土壤.但這樣土壤好像也會報廢吧?看來如果要消滅牠將是兩敗俱傷的局面.

而這些土是我從山邊一袋袋扛回來的耶.(挖會無咁ㄋ).

唉~~~想學文人採菊東籬下.悠然見南山的風雅.得等先戰勝害蟲再說了!!!.











蚜獅~ 草蛉的幼蟲


蚜獅         (脈翅目)(草蛉科)



圍牆上落花落葉的習以為常,但這〜見鬼了嗎?我居然看見它們會動!!!


仔細瞄清楚,幾隻怪模怪樣的小蟲,背上堆滿雜物,好奇的想拍下來,

可是這小傢伙動作卻出奇的快速,拍不好牠們,也就做罷,隔幾天,又發現一隻!



牠正用牠尖銳的大牙,吸食一個紋白蝶的蛹,這才讓我有機會拍個清楚!



原來牠是蚜獅是草蛉的幼蟲,牠會將鉗狀口器刺入獵物體內.

將獵物體液吸盡.也擅長偽裝會將垃圾及吃過的獵物屍體黏在背上,

牠背上背了太多雜物,行走時需用尾部來平衡.

唉〜沒事幹嘛背這麼多東西ㄋ,走起來好滑稽呢。

好想把垃圾清除拍個清楚,但是牠實在太小隻,試了幾次眼看就要把牠弄死了!


這圍牆常有紋白蝶的終齡蟲選在這裡化蛹.卻不想會慘遭毒手!

我巡視周圍幾個蛹.發現都是尾部有小孔.蛹體均已被吸食過乾掉了.

難怪蚜獅會結集在這裡.記載蚜獅~纺锤状,會在樹葉間捕食蚜蟲,故稱“蚜獅”.

看來這群蚜獅的胃口已不是小小蚜蟲可以滿足的了.

正在享用大餐




發現了我.丟下美食~落跑~囉





靠尾尖來平衡.尖牙挺嚇人的









實在太小隻.鏡頭老失焦.這些已經是盡力的了.


草 蛉(幼蟲)

中名:草蛉

別名:草青蛉

英名:Green lacewing

目名:脈翅目 Neuroptera

科名:草蛉科 Chrysopidae

幼蟲:通稱蚜獅





草蛉卵、草蛉幼蟲-蚜獅捕食記



蚜獅 - 嘎嘎昆蟲網

 

 

 

 

 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