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石竹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石竹科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1月6日 星期二

漆姑草(瓜槌草)


漆姑草(瓜槌草)     (石竹科)(瓜槌屬)


非常嬌小的漆姑草(瓜槌草)它喜歡生長在陰濕的環境


在苔蘚植物襯托下更顯出獨特的纖弱油綠深深吸引我

只可惜風大它的小花我怎麼都拍不好!哭~~~


哦~我在一個日本網站看到好完整的紀錄耶

花果都拍得很清楚,有興趣的朋友歡迎來共享!


植株型態








漆姑草(瓜槌草)

英文名稱:Pearlwort

日文名稱:ツメクサ(爪草)

學名:Sagina japonica (Sw. ex Steud) Ohwi, 1937

科名:石竹科 (Caryophyllaceae) 瓜槌屬(Sagina)

原產地:中國大陸中南部,印度,朝鮮,日本。

分布:台灣全境山野陰濕地路旁或山地村落附近,垣街,花盆中自生。

宜蘭、台北、南投,低至高海拔山區、草坪及荒野濕地。

特性: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,通常叢生,5-20厘米高; 莖細長,

匍匐在基部,分枝向上,上面有毛腺; 枝寬開展或幾乎直立。

葉線形,7-18毫米長,0.8-1.5毫米寬,先端銳尖,短尖,

合生管在基部,兩面無毛花單生,小,白色或綠白色,頂生或腋生; 

花梗細長,腺毛,長1-2厘米; 萼片5大部分,有時3,4或6,

寬橢圓形或卵形,2-2.5毫米,鈍,具有突出的中脈和2個不起眼的

橫向神經,腺毛; 花瓣5或很少缺席,卵形或橢圓形,1-1.5毫米長,

圓形的在先端,全緣,無毛; 雄蕊5或10,花絲細長,1-1.5毫米,無毛。


膠囊球形,長2-3毫米,5瓣裂; 種子寬卵形,0.3-0.5毫米長,

通常echinate-乳突,黑褐色。


資料來源

 ↓↓↓

ツメクサ - 松江の花図鑑

Sagina japonica (Sw. ex Steud) Ohwi, 1937 瓜槌草| 台灣 



Sagina japonica (Sw. ex Steud) Ohwi, 1937 瓜槌草| 台灣 ...








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

鵝兒腸/ Water Chickweed


鵝兒腸          (石竹科) (繁縷屬)




石竹科鵝兒腸跟菁芳草(荷蓮豆草).花朵很像其實繁縷屬的花外形都很像




最易分辨的是菁芳草花果會粘人.而鵝兒腸則不會有黏性

仔細看就不會弄錯了~~~








鵝兒腸

英文名稱: Water Chickweed,Water Starwort,


Water Stichwort,Ushihakobe

學名:Stellaria aquatica (L.) Scop.

Cerastium aquaticum L.

Myosoton aquaticum (L.) Moench.

Stellaria aquatica (L.) Scop.

科名:石竹科(Caryophyllaceae)繁縷屬(Stellaria)


別名:冇仔草、茶匙癀、茶絲癀、雞腸草(台灣)、雞腸仔菜、鵝腸菜、

抽筋草、伸筋藤、伸筋草《雲南中草藥》、壯筋丹、雞卵菜《陝西中草藥》、

鵝兒腸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、白頭娘草、雞娘草《浙江藥用植物志》、

鵝腸菜《西藏植物志》、牛繁縷(日本)、水繁縷


原產地: 泛北半球暖帶至溫帶。全中國、朝鮮、日本、琉球等地。

分佈:台灣全島平野及低海拔山區之農園、二季水田休閑地、村落空墟地


、路旁,冬至春、夏間常見。

用途: 可做鴨鵝雞的草料。

特性:鵝兒腸以前農家常以它來餵食鴨、鵝,甚至放鵝到休耕田中吃個痛快。

幼苗及嫩莖葉,洗淨後可以清炒或是加一些其他佐料,滋味極佳,也可以直接

汆燙,加調味料後食用,是一道相當下飯的野菜。秋冬季常見於台灣全島平野

及低海拔山區或休耕之農田、荒地及路邊。鵝兒腸在台灣鄉下常被叫作「雞腸仔菜」

,自古以來雞腸、繁縷(蘩縷)常混淆不清台灣青草藥市場亦多兩者混用。

菁芳草(荷蓮豆草)/Heartleaf Drymary


菁芳草(荷蓮豆草)          (石竹科) (荷蓮豆草屬)


這荷蓮豆草的汁實在是有夠難喝的.小時後發燒.老媽就會送來這青綠綠的藥草汁.

ㄜ.....現在打著字.光想還想作嘔!!!



但是小兒發熱.它還是鄉下最有用的救命草.只是味道就.......

它的種子很粘人.照完照片我就被粘了整個褲管.實在是....

不過比起其他的草子.它只是黏但是卻是柔軟的.比較好處裡還好.






















菁芳草

英文名稱: Heartleaf Drymary,Tropical Chickweed


學名:Drymaria diandra Blume

Drymaria cordata (L.) Willd. subsp. diandra (Bl.) I. Duke ex Hatusima
 
Drymaria cordata (L.) Willd. subsp. diandra (Blume) I. Duke ex Hatusima

科名: 石竹科(Caryophyllaceae)荷蓮豆草屬(Drymaria )

別名: 荷蓮豆草、荷蘭豆草、荷蓮豆菜、水藍青、對葉蓮、乳豆草、河乳豆草、

蚋仔草、水冰片、水蛙草、穿線蛇、菁方草、團葉鵝兒腸、有米菜、水荷蘭、

Pakkaitu(泰雅)、Zyazyoai(排灣)


原產地: 熱帶地區;中國南部及西南部,亞洲、非洲及澳洲。

分佈: 台灣全境山野、果園、水邊、路旁陰涼濕潤地,平地至中海拔 1.500

公尺的山區,常成大群落。菁芳草是最典型的陰濕地區指標植物,

只要是它群生的地方,一定不是「濕」就是「陰」。

庭園植物:因其葉形可愛,有些人亦會拿它來作庭園設計。

特性:多年生草本,莖多分枝呈散開狀,小花梗上有腺毛;葉對生具短柄,

圓腎形,長 0.5~2 公分,具有膜質絲狀裂的托葉;花朵腋生或頂生,成聚繖

花序;果實是蒴果卵圓形或三角形,具梗,其葉與蔬菜荷蘭豆相似故

又名荷蓮豆草。

菁芳草的由來: 傳說中有一名小女孩名叫菁芳,有一年夏天, 她的父親

下田耕種,時常中暑,菁芳很不忍心,偷偷在後院哭。不久,眼淚滴到的地方,

竟長出了這種草。女孩把它拿來煮茶給父親喝,過不久,父親的病竟然好了,

附近的人就把這種草取名為菁芳草。

熱門文章